内容摘要:在全球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我国的很多旅游城市把创建国际旅游城市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但由于受其经济发展、交通状况、城市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进程任重道远。本文对制约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我国旅游城市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旅游城市 特色资源 区域经济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旅游城市纷纷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作为自身发展的新目标,在发展旅游时不是只推出个别的旅游景区、景点,而是将整个城市做为一个旅游整体来推向市场,其中建设国际化的城市和现代化的城市是其向国际旅游城市进军必不可少的条件。基于众多旅游城市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进程中受到经济发展、交通状况、城市的综合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着重从制约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措施进行阐述。 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涵义 国际旅游城市主要是指具有丰富且高品味的旅游资源,发达的经济,优雅的城市综合环境,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高尚的文明素质,发达的旅游产业作为城市的主要产业支柱,拥有众多的国内外旅客,并且其知名度享誉海内外的国际性城市。从涵义中可以看出,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其所服务的对象是海内外的游客,将旅游资源及其优势在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化进军中尽以凸显,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设施及一流的服务,吸引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旅游者,以发达的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城市品牌特色突出,在世界上知名度较高且颇具魅力的旅游城市。 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制约因素 一是交通发展滞后,缺乏立体化交通发展网络系统。近几年全国高速公路建设虽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交通发展滞后仍是制约一部分旅游城市发展的瓶颈。一些全国发展较早的优秀旅游城市因其地处山区,目前仍没有高速铁路和民用机场,严重影响了旅游市场的开发,加之有些旅游城市景点间公路状况较差难以形成顺畅的网络,影响了游客的扩散,极大地制约了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旅游项目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旅游城市的经济近年来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其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致使旅游项目投资资金不足,造成了一些重点项目被搁置、资金溃乏的现状。近年来这些旅游城市虽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但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的存在,上档次、成规模的旅游项目依然较少。餐饮酒店、景区景点、娱乐场所及道路设施的开发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不论财政拔款、金融融资还是地方自筹资金,都无法满足目前旅游项目开发的需要。 三是旅游商品品种匮乏,旅游特色品牌稀少。目前我国旅游购物在全部消费中占20%左右,而部分旅游城市的旅游业中购物消费2012年仅达5%-13%。旅游商品品种较少,个别旅游城市旅游商品总计只有1000余种,且有其地方特色的占比不到20%,这部分旅游城市的特色旅游商品亟待大力开发。 四是酒店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目前部分旅游城市的各类酒店总量不少,但由于分布不均,导致其城区及景区周围接待能力不足,旅游旺季供不应求。自2005年起,随着全国游客流量的逐年增长,这些旅游城市的酒店接待压力越来越重,旅游旺季游客一房难求的尴尬场面屡见不鲜。由于酒店的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其旅游经济的发展。 五是城市生态环境较差,PM2.5值高居不下。部分旅游城市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全面、系统的规划,对生态环境没有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城市所产生的工业和生活垃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筑灰尘等严重影响PM2.5值,影响了旅游城市在旅客心目中的美誉度,从而制约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减缓了向国际旅游城市迈进的步伐。 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旅游城市区域旅游优势,突出特色资源 旅游城市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业的发展应突出自身的特色,打造优势品牌。探索研究部分旅游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前人留给后人的一些历史文化已融入到了其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上。这些建筑不仅是前人某些思想的结晶,又是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品,其体现出了该旅游城市独特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这些独特旅游资源的优势。另外,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改变一个城市单打独斗的局面,走区域联手共同发展的道路才能取得高效发展,因此联合距其较近的重点旅游城市,进行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旅游品牌,以推动其特色旅游的发展。 (二)实施项目带动的政府主导战略 近几年我国旅游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例迅速增长,旅游业在旅游城市中已由支柱产业转为主导产业,这些旅游城市要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多个指标的完成,都需要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和有关部门的努力。 1.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型的旅游经济发展经验。我国旅游业是在有政府主导的大环境下逐步发展的,目前来看部分旅游城市的旅游业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仍然意义非凡。 在观念上主导树立大旅游意识,以加强政府的主导性,从树立名城意识开始,营造各行业一起支持、关注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城市旅游功能的不断提高来逐步达到该旅游城市发展日臻完善的最终目的。在政策上主导形成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的核心和关键是由政府主导发展,政府应在旅游产品整体形象的树立、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旅游环境的优化、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建设的加强等方面发挥其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政府要有相当大的扶持政策和财政投入。在销售上主导树立统一形象,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形成统一的整体形象。比如邀请国内外旅游业人士来参观考察、参加一些旅游交易会、将该旅游城市的旅游形象宣传片在国内主流媒体播放刊发、利用互联网做好旅游宣传等多种形式,对其旅游资源进行整体推介,推进国际旅游城市整体形象的宣传力度。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的载体是旅游,欲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当地政府部门应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用文化元素包装演艺娱乐、会议会展等产业,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品牌特色,突出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提升城市整体的文化品味,从而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2.大力推行项目带动战略。部分旅游城市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旅游项目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难成规模。旅游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只有不断提高产品供给水平,才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因此加强项目建设是旅游业发展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通过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规划一批特色旅游项目,使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同时整合旅游资源,完成大型旅游集团的组建。 |